close

2010 - 12 - 25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枋寮鄉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東到台東縣達仁鄉至大武鄉 清光緒8年動工,日治時代又多次修築是眾多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條。這次的聖誕節週末,和eefishLuca等保育社友報名參加了台北縣野外育樂協會舉辦的「浸水營--阿朗壹古道健行」活動,終於能夠拜訪這條深具歷史價值的古道。

屏東的Christmas陽光普照,是個走在森林中很舒服的好天氣。一早我們已經先到加里山具馬奴山拜訪三個三等三角點 


浸水營古道,我來了。

11:00 由大漢林道出發

IMG_6440_new.jpg

走到姑仔崙吊橋全程 15.4 km,要在天黑前走完全程 那就開始衝吧......

古道一開始在左方可以看到石可見山

IMG_6437_new.jpg

整路都是在森林中的平緩步道,路很清楚只是路程較長。

IMG_6444_new.jpg  

~12:00 到達古道第一個歷史點浸水營駐在所遺址 

IMG_6454_new.jpg

遺址目前只剩石砌駁坎和圍牆,位在解說牌前方右側森林中一行人在此午餐13:00 出發

14:05 到達第二個歷史點出水坡駐在所遺址 

IMG_6463_new.jpg

IMG_6464_new.jpg 

清光緒 8 年(1882年)設出水坡營,大正 8 年(1919年)在清營盤址上設出水坡駐在所,大正15年(1926年)遷移到原址西方400公尺處,昭和20年(1945年)撤除。所以遺址分為兩個大區塊,有水泥屋基二棟。

15:40 看到木炭窯解說牌,窯遺址在解說牌前左下方。

15:50 經過這次行程唯一有潛在崩塌危險的地段

IMG_6470_new.jpg

16:05 到達姑仔崙駐在所

IMG_6473_new.jpg

大正12年(1923年)遷建,並把排灣族姑仔崙舊社部份居民遷到駐在所下方。整條古道有這麼多的日治時期駐在所,很可能是理政策原住民的激烈反抗有關。大正三年(1914年) 發生浸水營事件,因官方用威嚇手段下令各部落繳出所有槍枝引起浸水營古道沿線的排灣族強烈武裝反抗 ,最後官方甚至出動二艘驅逐艦和將近2000名警力鎮壓,共花了五個月才停息戰火

山神子民善用自然環境以一擋十的反抗力量,讓日本政府也不敢稍有輕忽

16:40 到達清代溪底營盤遺址(現稱苗圃)

IMG_6477_new.jpg  

光緒10年(1884年)設溪底營盤,大正5年(1916年)設姑仔崙駐在所。

16:43 到達舊姑仔崙吊橋遺址

IMG_6482_new.jpg

吊橋最早架在大正6年(1917年),橫跨在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古道的重要通道。大正7年、8年(1918、1919年)兩次颱風吹襲損壞,大正15年(1926年)以日圓1250日圓重建,時隔70年餘,現在僅剩橋柱而已。轉個彎就是新的姑仔崙吊橋。

16:45 到達新姑仔崙吊橋

IMG_6497_new.jpg

16:50 到達古道終點

走過吊橋就是浸水營古道的終點但還需走過約四公里長的大武溪河床地才能到加羅板活動中心等待接駁車

大武溪在冬季枯水期時,水域只有整個河床地的左 1/3

IMG_6515_new.jpg

但右側乾涸河床有非常多的漂流木,是去年八八水災的遺跡嗎

IMG_6503_new.jpg 

IMG_6514_new.jpg

18:00 到達加羅板活動中心

浸水營古道之行到此結束,天色將暗一如預期沒有摸黑趕路。我們在此等著搭接駁車到大武鄉的民宿

這是一條深具歷史意義的古道一路上載著平埔族的東西遷徙、清與日治時期的開山撫蕃經略、原住民的激烈反抗如今只剩微風伴著登山客的腳步一切已埋沒在荒草之中,連古道都已經大幅消失。森林無言是所有事件的見證者

IMG_6445_new.jpg

晚上是住宿在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的的民宿。沿著民宿後方的小徑到產業道路夜間觀察,只有竹節蟲騷蟖 隻盤古蟾蜍出來應景有點遺憾在這麼自然的環境還是什麼都沒有看到冬天果然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即使在溫暖的南部也一樣。

走了一天的路,真的睡得很好。期待明天的阿朗壹古道之行


沿途鳥音紅嘴黑鵯 繡眼畫眉 白耳畫眉 樹鵲 山紅頭 大彎嘴 五色鳥


<交通>

由西側進入浸水營古道:由台1線或台17線(台17線於枋寮鄉水底寮與台1線交會)轉185縣道(沿山公路)至枋寮鄉的嵌頭上山,或由嵌頭接大漢林道至步道口進入古道。

由東側進入浸水營古道沿著台9線(南迴公路)經大武轉東69鄉道,接產業道路至加羅板部落附近之登山口進入古道。

map.jpg

********************************************************************************************************************** 浸水營古道早年即是往來東西部的重要通道。清道光時期,西部的平埔族馬卡道人也開始藉由古道集體遷居到東部的大庄及卑南一帶,然而當時除了平埔族和原住民外鮮少人注意到這條越嶺道的存在。清同治13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使得清廷展開了闢建開山撫番道的工程,在接連著幾條可通達後山的主要道路完成後,光緒8年 (1882年),周大發督導南路屯兵三營興工,也正是修築這條長約47公里的平埔族人遷移之路。由於古道的起點附近有清朝屯軍的三條崙石頭營,所以清代地方志中記載此官道為三條崙道

日治時期,於明治39年(1906年)起日本人多次修建清朝的三條崙道,使之成為鎮壓排灣族的理蕃道路,也因為道路經過最高的警備據點為浸水營,並將古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浸水營濕氣重海拔高(每年平均雨量只少於基隆的火燒寮),夏季時在山區中終年雲霧常有雨,一片霧茫茫的景象,有如長期沉浸在水中,因而得名經拓建的浸水營越嶺道路徑大致與三條崙道相同,起於枋寮,經水底寮-玉泉村(石頭營)-新開村(坎頭營)-歸化門-力里-大樹林-浸水營-出水坡-姑子崙-大武溪-大武。全長約47公里。

1968年國防部在大樹林山(大漢山)設立雷達站,並把戰備道(大漢林道)延伸到山頂。車路的開拓使山區交通轉為便利,但也對古道產生巨大衝擊。目前,浸水營古道西段實際上已經大幅消失,僅剩東段可供健行。

古道入口在大漢林道約23公里處。接下來的東段部分則正式規劃為浸水營國家步道長約20公里,車輛不可通行,古道海拔落差介於200公尺--1,450公尺之間,欲登步道者在進入到管制哨以上,必須事先辦理入山證。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道 浸水營古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monyli 的頭像
    lemonyli

    Lemony's blog

    lemony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